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翁文灏先生提出“燕山运动”已经整整90周年,燕山运动对中国大地构造历史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回顾了“燕山运动”提出、发展和构造幕划分沿革历史,介绍与燕山运动相关的构造事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重点阐述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对燕山运动的沉积、变形和岩浆响应,进一步梳理了燕山运动幕式演化历史及其动力作用性质,探讨了燕山运动发生的板块动力学背景及其全球构造意义.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是三叠纪东亚大陆雏形形成后的一次重大地质构造事件,起始于中侏罗世(170±5)Ma,先后经历175~136Ma主变形期、135~90Ma主伸展期和89~80Ma的弱挤压变形期等3个主构造运动时期.主变形期包含了北京西山和燕山地区发育的2个地层不整合事件:髫髻山底部不整合和张家口底部不整合,对应于翁文灏先生1928年定义的A幕和B幕.从区域上看,晚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启动和发展与古太平洋、新特提斯和蒙古-鄂霍茨克三大构造域洋壳俯冲消减历史和板块汇聚碰撞过程密切相关.晚侏罗世,东亚周邻多板块汇聚形成了3个巨型陆缘汇聚造山系统(北部蒙古-鄂霍茨克碰撞造山带、东部陆缘Cordillera型俯冲增生造山系统、西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碰撞造山系统)以及向陆内变形扩展系统,包括多方向的陆内造山带、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的环形褶皱山系.陆内变形表现为远离汇聚板块边缘的大规模逆冲-褶皱构造、古老造山带的复活和广泛的岩浆成矿作用.结合古大陆分离-聚合过程的周期演变规律,本文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可能是未来亚美超大陆的起始点,燕山运动应是亚美超大陆诞生的“第一声啼鸣”.
推荐文章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
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晚中生代以来太平洋域板块过程及其对东亚陆缘构造研究的启示
太平洋
东亚陆缘
晚中生代以来
板块过程
构造事件
扩张脊俯冲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构造-岩浆活化
内硅镁质造山运动
内硅铝质造山运动
东亚燕山期山系
晚中生代
东海到南海晚中生代岩浆弧及陆缘汇聚体制综述
岩浆弧
汇聚大陆边缘
晚中生代
东海到南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燕山运动”与东亚大陆晚中生代多板块汇聚构造——纪念“燕山运动”90周年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燕山运动 晚侏罗世(170±5)Ma 东亚汇聚 陆内造山 亚美超大陆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938
页数 2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24)
共引文献  (4067)
参考文献  (2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2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7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82(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8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84(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8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86(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8)
1987(5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9)
198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8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9)
199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8)
199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2)
1992(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6)
1993(9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7)
1994(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9)
1995(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0)
1996(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0)
1997(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3)
1998(17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8)
1999(2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5)
2000(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14)
2001(2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5)
2002(35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8)
2003(371)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361)
2004(427)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413)
2005(302)
  • 参考文献(21)
  • 二级参考文献(281)
2006(251)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237)
2007(265)
  • 参考文献(18)
  • 二级参考文献(247)
2008(254)
  • 参考文献(21)
  • 二级参考文献(233)
2009(173)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65)
2010(210)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196)
2011(12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110)
2012(99)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82)
2013(93)
  • 参考文献(20)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14(4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3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燕山运动
晚侏罗世(170±5)Ma
东亚汇聚
陆内造山
亚美超大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月刊
1674-7240
11-5842/P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