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长期野外定点、定位法,监测次生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降雨再分配过程,检测其中金属元素Ca、K、Fe、Cu含量,探索降雨驱动下的森林养分循环特征,为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地1 340 m2径流场内的35 m气象观测塔上,安装4台翻斗式自记雨量计(HOBO),对降雨情况自动连续监测,共获得次生落叶阔叶林生长季的24场大气降雨量和降雨历时数据;在距研究地约500 m的楼顶上,设置6个标准雨量筒,用于采集大气降雨样品;以梅花布点法在径流场内,设置了5个受雨器,收集穿透雨样品;利用聚乙烯管制作茎流环环绕标准木,连接盛水器采集树干茎流水样;在径流场梯形围堰的出水口蓄水池中,采集土壤表层地表径流水样.水样的采集量约250 mL,利用水质悬浮物重量法、水质pH玻璃电极法分别测定悬浮物(SS)含量和pH,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水样中金属元素Ca、K、Fe、Cu含量.[结果](①大气降雨中输入4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以6月最高,9月最低,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Fe质量浓度月变化最大,Ca最小.(②森林对降雨再分配后,经穿透雨后除Cu外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均有增幅;除Fe外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均为6月最高;各元素质量浓度的月变化以Fe为最大,Ca最小.③经树干茎流后,4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均有所增加,且明显高于穿透雨,以K淋溶系数最大,Cu最小.但各金属元素质量浓度的月动态不一,总体表现为夏季偏高、秋季偏低的特征,以Cu的月波动最大,Ca的最小.④降雨过程中4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变化,主要与SS、降雨pH、降雨量、降雨类型、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因素有关,大多表现为随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Ca受降雨量的影响显著,K与降雨pH显著正相关,Cu与Fe主要源于降雨淋洗的悬浮物.不同降雨类型对Fe迁移影响不显著,小雨对Ca、K迁移影响显著,暴雨对Cu迁移影响显著.⑤大气降雨净输入量Ca、K、Fe均为正值,Cu为负值,净迁移量中4种金属元素均为负值.[结论]受降雨特征等因素影响,次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对Ca、K、Fe、Cu元素的淋溶与吸存能力表现出不同的迁移特征,明确在降雨驱动下该森林生态系统金属元素的动态过程,可为次生林养分循环、植物生长发育、生态水文调节及森林经营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推荐文章
叶山次生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
次生落叶阔叶林
空间结构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拟赤杨次生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次生阔叶林
拟赤杨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
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及其次生林细根分解动态和氮元素的变化
长白山
原始红松阔叶林
白桦山杨成熟林
白桦山杨幼林
细根分解
氮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次生落叶阔叶林降雨过程中的4种金属元素特征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次生落叶阔叶林 金属元素 大气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4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801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金萍 北华大学林学院 41 705 10.0 26.0
2 范春楠 北华大学林学院 44 494 8.0 21.0
3 郭忠玲 北华大学林学院 51 833 12.0 28.0
4 张楠 北华大学林学院 12 15 2.0 3.0
6 陈思羽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0)
共引文献  (163)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次生落叶阔叶林
金属元素
大气降雨
穿透雨
树干茎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