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荚膜厚度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激活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复合体能力的差异.方法: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荚膜,筛选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菌株.将两株菌分别感染Raw 264.7,以实时定量PCR法分析感染6 h的细胞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NLRP3)、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1、3和6h的细胞活性氧表达量.结果:刚果红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鲍曼不动杆菌周围一圈不着色的荚膜,选择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鲍曼不动杆菌用于感染细胞.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可刺激Raw 264.7细胞NLRP3、Caspase-1和IL-1βmRNA表达上调,其中厚荚膜菌株诱导细胞NLRP3和IL-1βmRNA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 h和6 h时,细胞活性氧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厚荚膜菌株诱导活性氧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结论: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活化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能力存在差异,厚荚膜菌株诱导炎症复合体活化的能力更强.
推荐文章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及治疗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机制
感染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荚膜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鼠巨噬细胞自噬和凋亡
鲍曼不动杆菌
荚膜
细胞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中药
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力/毒力因素
鲍曼不动杆菌
院内感染
毒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鲍曼不动杆菌荚膜厚度对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活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荚膜 炎症复合体 活性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检验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39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2/j.issn.1671-7783.y18029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鲍曼不动杆菌
荚膜
炎症复合体
活性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7783
32-1669/R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出版楼5楼
28-19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