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与静态PPI网络相比,动态PPI网络更能体现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真实情况,并有效降低PPI网络中的假阴性.现有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方法主要应用在静态PPI网络,忽视了PPI网络的动态特性.为有效预测关键蛋白质,利用基因表达数据提取蛋白质的动态信息,再结合静态PPI网络构建动态PPI网络,然后引入GO术语对网络加权,并基于动态加权PPI网络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方法——DWE.该方法以蛋白质在动态网络中的动态加权边之和与蛋白质在动态网络中出现的次数的比值衡量蛋白质在网络中的关键性.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加权PPI网络有助于提高关键蛋白质的预测精度,且DWE方法优于其他几种关键蛋白质预测方法.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多层PPI网络的关键蛋白质识别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多层网络
加权中心性方法
关键蛋白质识别
基于时序加权PPI网络的关键蛋白质识别
关键蛋白质
保守蛋白质
混合动态保守蛋白质的时序加权网络
蛋白质结构域
共表达复合物中心性
基于加权网络和局部适应度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
加权网络
适应度
蛋白质复合物识别
模块性
基于模糊蚁群的加权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蚁群聚类算法
模糊C-means
适应度
蛋白质复合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动态加权PPI网络的关键蛋白质识别算法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动态网络 关键蛋白质 GO术语 动态加权PPI网络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算法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370,3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30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34/j.issn.1001-3695.2017.08.07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书新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37 168 7.0 10.0
2 鲁纪华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 5 1.0 2.0
3 汤达荣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网络
关键蛋白质
GO术语
动态加权PPI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8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