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弥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利用的现象,采用1985-2015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普通Kriging插值法研究地下水埋深时空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结合GIS和水位动态法划分超采区,评价地下水开采适宜度.结果 表明: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弥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整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年内地下水位2-3月最高,5-6月降至最低;埋深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自西南向东北减小,青州与寿光交界处在1995年左右出现小范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逐年增加;至2015年,研究区可适宜开采区主要分布于寿光、青州、临朐等市县,面积710.2 km2,仅占全区总面积的21.0%.
推荐文章
黄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分析
地下水
可开采量
总补给量
黄河流域
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埋深时空分布特征
地下水埋深
趋势变化
特征分析
淮北平原区
海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水资源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GIS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弥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及可开采性分析
来源期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时空变化特征 相关性分析 普通Kriging插值 可开采性 弥河流域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水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1.8
字数 68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05/j.issn.1672-643X.2019.06.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庄会波 18 85 5.0 8.0
2 张丹蓉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30 146 8.0 10.0
3 管仪庆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30 159 8.0 11.0
4 刘江 19 55 5.0 6.0
5 杨滢嘉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1 1.0 1.0
6 邵广文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4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43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埋深
时空变化特征
相关性分析
普通Kriging插值
可开采性
弥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643X
61-1413/TV
大16开
陕西杨凌渭惠路23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2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