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我国已建防灾避难场所多以现有公园、绿地、广场和中小学操场等开放空间为主,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的实例较少.为合理可靠地改造、加固既有建筑,使其能够兼作防灾避难场所,研究了既有建筑兼作避难场所的设计流程、抗震性能评价和抗震加固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并通过不同烈度区、不同工况和不同既有建筑类型的工程算例验证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要对既有建筑从建筑安全性、疏散通畅性和市政设施完备性3个方面进行适宜性评价;然后,根据既有建筑的平时功能、现状条件和相关规范进行避难室内空间与设施设计,编制平灾转换方案;最后,针对避难建筑设计后的既有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对不能满足要求的结构进行加固.
推荐文章
避难场所功能与灾后防灾减灾面临问题综述
避难场所
自然灾害
灾后防灾减灾
既有建筑增设外挂电梯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既有建筑
增设电梯
结构设计
关键技术
民生工程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防灾避难场所规划
气象型避难场所
地质型避难场所
防灾空间结构
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
防灾
避难场所
选址规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既有建筑兼作防灾避难场所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既有建筑 防灾避难场所 抗震性能 抗震加固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84.11+6
字数 4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716.2019.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丹祥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8 12 2.0 3.0
3 苏幼坡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0 1369 15.0 36.0
5 保婷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3 0 0.0 0.0
10 张子文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4 1 1.0 1.0
11 吕美静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0 0.0 0.0
12 远菊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既有建筑
防灾避难场所
抗震性能
抗震加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2095-2716
13-1419/N
大16开
唐山市新华西道46号
61490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05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