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意大利牛舌草提取物抗炎镇咳及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观察意大利牛舌草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小鼠止咳实验,观察不同提取物的镇咳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评价不同提取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意大利牛舌草0.63 g·kg-1、2.52 g·kg-1乙醇提取部位、2.52 g·kg-1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在致炎后的不同时间段内抑制大鼠足趾肿胀程度显著(P<0.01),2.52 g·kg-1乙醇提取部位抑制炎症效果与地塞米松组作用相当,正丁醇部位与乙醇部位的抑制炎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镇咳实验中,0.90 g·kg-1、3.04 g·kg-1乙醇提取部位与3.04 g·kg-1正丁醇部位的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作用与急支糖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部位的3.04 g·kg-1剂量组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4种意大利牛舌草提取物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与水溶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 意大利牛舌草乙醇提取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具有抗炎,镇咳的药理活性,而乙酸乙酯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体外抑制活性.
推荐文章
维吾尔药牛舌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牛舌草
提取物
抗氧化
抗自由基
苦木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和抗炎作用研究
苦木
水煎液
脂溶性总生物碱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抗菌
抗炎
苦荞芽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苦荞芽提取物
镇痛
抗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意大利牛舌草提取物抗炎镇咳与体外抑菌作用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意大利牛舌草 抗炎作用 镇咳作用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6-7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40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9.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娟 56 182 7.0 11.0
2 陈良 41 61 4.0 6.0
3 徐晓琴 24 30 4.0 5.0
4 孙宇 24 63 4.0 7.0
5 卿德刚 35 127 6.0 10.0
6 倪慧 36 171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意大利牛舌草
抗炎作用
镇咳作用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