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电刺激下布比卡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量,探讨建立理想的布比卡因中毒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方法 采用Langendroff装置新鲜分离雄性SD大鼠心肌细胞,细胞计数后将其转移至doff管中随机分为四组:DMEM静置组、DMEM电刺激组、布比卡因静置组、布比卡因电刺激组.实验重复五次.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并使用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测量ROS生成量.结果 DMEM电刺激组线粒体肿胀程度及ROS生成量与DMEM静置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布比卡因电刺激组线粒体肿胀程度明显高于布比卡因静置组(P=0.000),且ROS生成量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 电刺激下心肌细胞呈节律性收缩,能更好地模拟临床布比卡因中毒时心肌线粒体损伤.
推荐文章
布比卡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的影响
布比卡因
心室肌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内钙离子
Fluo-3
低硒大鼠心肌线粒体CytC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心肌线粒体
细胞色素C
凋亡
低硒
心肌细胞凋亡
开放线粒体KATP通道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二氮嗪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布比卡因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电刺激 布比卡因 细胞模型 线粒体 活性氧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5-33
字数 41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1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登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25 70 5.0 7.0
2 赵森明 31 137 6.0 11.0
3 陈永学 邯郸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21 83 5.0 9.0
4 段然 河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6 2 1.0 1.0
5 张颖颖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刺激
布比卡因
细胞模型
线粒体
活性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双月刊
1005-4847
11-2986/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