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油田开发中,润湿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对油藏的含油饱和度、毛管力、电性质、相对渗透率和采收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尽管为了评估井下地层的润湿性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量化它的标准方法仍是基于实验室测量.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Amott-Harvey (AH)方法和美国矿务局(US Bureau of Mines,USBM)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十分昂贵且非常耗时,需要从井中取出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测试结果得到的比较晚,于是,一些关于油藏开发的决定需要在不了解储层润湿性这一重要信息的情况下做出.目前,普遍认为核磁共振(NMR)对于岩石相互作用的强度非常敏感,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核磁共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测定润湿性的好方法.然而,NMR信号对其他流体性质和岩石性质也很敏感,例如流体粘度和孔径分布.这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利用NMR数据测定润湿性具有一定的难度.然而,与AH和USBM方法相比,NMR有两个相当大的优势:它快得多,为实验室测量提供了更长的周转时间,并且,这种方法可以在井下的现场测量,可以实时获得测量结果.因此,尽管存在着上述的困难,但这些极大的优势推动了对NMR测量润湿性的研究.在井下可测量至少三个主要核磁共振参数:T1、T2和扩散;可以从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中提取附加信息.润湿性影响所有这些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这意味着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可以从NMR数据中提取润湿性信息,但有不同的选择.在这里,我们回顾了60年来关于核磁共振和润湿性主题的文献,从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实验观察一直到最近的进展.此外,这项工作旨在展示当前正在开发的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帮助读者为每个特定案例做出最佳选择.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讨论了基于实验室和基于测井的应用,尽管我们更加重视基于实验室的应用.
推荐文章
微型核磁共振探头在岩石孔内测量可行性研究
核磁共振
微型探头
多孔介质
岩石孔内
弛豫时间
D-T2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综述
测井技术
二维核磁共振
二维谱
脉冲序列
二维反演方法
一维反演方法
核磁共振测井仪在南海浅层的测量分析
疏松砂泥岩
核磁共振
储层划分
流体识别
横向切片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二维核磁共振
弛豫时间
内部磁场梯度
顺磁物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润湿性测量60年发展综述
来源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技动态
月刊
N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