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包含的典型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防洪减灾,保障生态安全和人居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往有关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依托不同水文模型方法,从单一年份或多个年份的角度进行研究,较少考虑不同气候条件下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划分研究区的典型气候年份(干旱、正常和湿润);基于水量平衡法,结合SCS-CN模型以及Penman-Monteith方程对东北地区典型气候条件下生长季内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差异明显,三个典型气候年份生长季内的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干旱年(SPEI=-1.26)为2214.64亿m3、正常年(SPEI=-0.22)为3231.49亿m3和湿润年(SPEI=1.05)为3969.33亿m3.(2)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变异突出,但在三种典型气候条件下呈现出一致变化,均表现为长白山地区水源涵养量最大,大小兴安岭地区次之,水源涵养量最低的地方主要出现在呼伦贝尔以西的草原地区,在东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也有低值的出现,如白城、通辽、鸡西等地区,水源涵养量较一般的地方出现在东北平原大部分以农田为主的地区.(3)水源涵养功能除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于整个东北地区来讲,水源涵养总量表现为林地>农田>草地>湿地,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在干旱年和正常年表现为林地>农田>湿地>草地,在湿润年份表现为林地>湿地>农田>草地.研究结果揭示了东北地区三种典型气候条件下重要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大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可为区域生态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推荐文章
中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水量平衡
森林水文
磨盘山
基于服务簇的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
生态系统服务簇
聚类分析
权衡与协同
东北地区
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源涵养
空间特征
气候影响
人类活动
中国东北地区近50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动态
CEVSA模型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典型气候条件下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东北地区 SCS模型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6-3038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0621136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秀芬 18 163 8.0 12.0
2 付尧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8 2.0 2.0
6 郑海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3 173 8.0 13.0
10 崔景轩 1 6 1.0 1.0
14 张斯屿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8)
共引文献  (1012)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6(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7(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3(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4(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15)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源涵养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
东北地区
SCS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