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易丹1991年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完成第一篇以托马斯·品钦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至今,当代中国品钦作品研究已经走过近三十年的历程。品钦形象由陌生的'黑色幽默派'作家到当代美国后现代作家的核心符码,与之相随的是其作品研究也经历了中国文学批评范式的多次转变。从整体上来看,当代中国的品钦作品研究,一方面凸显了其从感性的'追寻'到理性'熵'的探寻,从'黑色幽默'到'叙事'的演变,而由'历史维度'到'空间维度'的研究拓展为品钦'后现代'核心符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语境下的美国文学研究逐渐呈现出跨学科的发展态势,这一转变与人文学科的整体走向以及中国学者的整体认知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托马斯.杨对光的干涉的实验研究
托马斯.杨
干涉实验
干涉原理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整合设计
赫尔佐格
整合设计
方法
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
当代中国文化
走出去
国际社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当代中国托马斯·品钦作品研究评述
来源期刊 外国语言与文化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托马斯·品钦 批评接受 中国语境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I71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梦韵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4 0 0.0 0.0
2 张海榕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10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托马斯·品钦
批评接受
中国语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言与文化
季刊
2096-4366
43-1536/H
16开
湖南长沙岳麓区麓山路36号
42-380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