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火箭推进       
摘要: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接触器的伏安特性,设计试验分别测试了单支和双支等离子体接触器工作时的伏安特性,并给出了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电压、偏置电压以及触持电压随偏置电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供气流率的提升有利于接触器放电效率的改进;等离子体接触器钳位电压、触持电压与偏置电流之间呈现出不同的规律,前者呈现为正阻特性,后者呈现为负阻特性;两支等离子体接触器同时工作时相互之间存在影响,额定值为5 A时,两支接触器的发射电流分别为8 A和2 A,因此采用双接触器同时工作时,应尽量采用伏安特性接近的阴极以减小差异性.
推荐文章
等离子体发生器脉冲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等离子体发生器
脉冲放电
钳位二极管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电离特性的数值研究
电推进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烧蚀
电离
钡钨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实验研究
电推力器
钡钨空心阴极
朗谬尔静电探针
等离子体特性
大气压等离子体助燃DBD激励器放电特性实验研究
DBD
气体放电
等离子体激励器
等离子体助燃
放电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等离子体接触器放电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火箭推进 学科
关键词 等离子体接触器 伏安特性 正阻特性 负阻特性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测控与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6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3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374.2019.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正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12 13 2.0 3.0
2 田立成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20 98 7.0 9.0
3 冯杰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9 9 2.0 3.0
4 王彦龙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4 2 1.0 1.0
5 刘士永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3 1 1.0 1.0
6 张健新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真空技术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等离子体接触器
伏安特性
正阻特性
负阻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火箭推进
双月刊
1672-9374
61-1436/V
大16开
197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