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安徽省1989-2014年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函数,结合主要树种含碳率,估算了安徽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89年的32.98×106 t C增加到2014年的85.72×106 t C,碳汇量为52.75×106 t C,年均增长率为4.06%,碳密度增加了8.51 t C/hm2.乔木林是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的主要贡献者,竹林次之,二者分别占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的83.27%、13.41%,各林型平均碳密度大小顺序为竹林、乔木林、经济林、灌木林和疏林;不同龄组乔木林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且表现出林龄越大,碳密度越大的趋势;天然林植被碳储量略高于人工林;安徽省森林植被固碳潜力为35.67 t C/hm2,栎类固碳潜力最大.因此,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能力明显增强,但碳密度较低,加强科学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特征
湖南省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研究
河北省北部
CBM-CFS3 模型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固碳速率
贵州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
森林植被
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贵州省
江西铜鼓县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研究
森林
碳储量
碳密度
二类森林调查资料
铜鼓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及固碳潜力
来源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安徽省 森林类型 龄组 碳储量 固碳潜力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3-96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718.55+7
字数 6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36/j.jjau.2019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小牛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107 1235 18.0 30.0
2 滕臻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5 1 1.0 1.0
3 王晶晶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6 30 3.0 5.0
4 王会荣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7 10 2.0 3.0
5 李爱琴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2)
共引文献  (1796)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6(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2(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3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省
森林类型
龄组
碳储量
固碳潜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286
36-1028/S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44-102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