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WRF模式对2016年6月30日-7月6日长江流域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的低空急流进行数值模拟,在成功模拟低空急流基础上,分析此次急流过程中可能的影响机制;同时对地形高度进行敏感性试验,分析地形因素对此次低空急流可能的影响.(1)此次低空急流发生时,东侧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则为西南涡.这种“东高西低”的高低压配置为低空急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场.(2)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是低空急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条件.(3)垂直方向高空动量不断下传为低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是低空急流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4)逆温和垂直风切变之间的正反馈机制是低空急流形成与加强的因素之一.(5)山体在急流生成及发展过程中对气流有摩擦和阻挡作用,这种阻挡作用随着山体地形高度的增加而有所加强,同时山脉的走向会改变原始的风向,使得急流前端超前或滞后.青藏高原有强背风波效应,它的绕流和挤压作用会使得低空气流表现为狭长的带状,使动量更加聚集从而风速增加形成低空急流.
推荐文章
江西北部2次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暴雨过程
物理量
带状回波
絮状回波
对比分析
一次低空急流导致的深秋连续大暴雨过程分析
深秋
大暴雨
低空急流
过程分析
一次低空急流导致的深秋连续大暴雨过程分析
深秋
大暴雨
低空急流
过程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流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低空急流形成和影响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暴雨 低空急流 数值模拟 机制分析 地形 敏感性试验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9-422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426.62
字数 11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9.0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7)
共引文献  (368)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雨
低空急流
数值模拟
机制分析
地形
敏感性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