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活断层是在最近地质时期持续活动,并且未来仍将活动的断裂.活断层作为破坏性地震的主要危险源及其可能衍生的多种潜在灾害作用,意味着它的存在对所在区域的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难以回避的灾害风险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活断层数量多且遭受相关灾害影响特别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科学评价活断层危险性且有效减轻相关的灾害风险必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是评价活断层灾害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介绍并总结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活断层编图与空间数据库建设工程等所采用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方案.综合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活断层定义及分类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的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现有技术手段及地质上的可操作性、应用目的和社会对活断层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活断层定义的关键是过去活动时限及潜在发震能力的选择或确定,前者涉及"新构造、第四纪、晚第四纪、全新世和历史上"共5个不同时间尺度,后者包括"M≥5.0的破坏性地震、M≥6.0的强震和M≥6.5的可能产生地表位移或变形的地震"共3类.晚第四纪和全新世等短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适合应用于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带,但第四纪和新构造等长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在板内变形区和稳定大陆区,或包含了多种不同活动构造域的区域更为可取.而M≥5.0地震适用于作为区域性防震减灾的震级标准,M≥6.5地震一般可作为活断层避让规范或法规中的标准.国内外最常见的活断层分类方案是基于断裂活动强度与频度(主要通过断层滑动速率与地震复发间隔两个定量参数来体现)和活动时代的分类.但在确定不同级别断层的具体定量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主要活断层活动强度和活动时代的差异性与现有数据的多寡及有效性,从而达到分类方案可有效区分不同级别活动断裂的目的.另外,活断层评价中还经常涉及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问题,前者反映的是断裂过去的活动状态,主要通过断层的最新活动时间、平均滑动速率和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等定量参数体现,而断层的危险性主要针对的是活断层在人类社会所关心时段内或工程寿命期内,断裂活动可能造成的灾害及其风险程度,需要在判定断裂活动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强震可能出现的位置、震级的大小、地表断层的分布以及一旦发生强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通过合理区分出断层的危险性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工程规划建设部门有效减轻、防控或管理活断层灾害风险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依据.目前,世界上活断层比较发育且灾害影响显著的典型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全国范围内的活断层普查工作,并把综合编制可更新的且公开共享的全国性活断层图及空间数据库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以及有效应对活断层灾害风险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其中美国西部地州和新西兰等制定的活断层避让法规或规范,非常值得活断层数量多且相关灾害问题突出的中国或类似的国家和地区借鉴.
推荐文章
起酥油的定义与分类
起酥油
标准
定义
分类
基于构造活动历史的活断层工程避让研究
地震活断层
工程避让距离
构造活动历史
地表破裂
隐伏活断层
油气系统的新定义及历史-成因分类方案
油气系统
历史-成因分类法
多旋回构造运动
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与活断层“避让带”的分析研究
逆冲型地震
地表破裂带宽度
活断层
'避让带'宽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 ——历史、现状和进展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活断层 新构造 能动构造源 地震复发间隔 地震危险性评价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Ⅰ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1-697
页数 37页 分类号 P546
字数 467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9.05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中海 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8)
共引文献  (452)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0)
18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7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活断层
新构造
能动构造源
地震复发间隔
地震危险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