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先秦儒家经典中,“直”作为道德观念先于道德范畴形成。从道德观念到道德范畴,“直”在文本中存在着话语变迁。在《论语》中,“直”是一种需要根据情境进行调整和纠正的道德品质,而这些情境之所以如此设计和呈现,与当时的道德观念认知密切相关。《论语》关于“直”的论说,基本上衍化为两种倾向:一是把“直”继续向德性范畴的方向发展,如郭店楚简《五行》《孟子·公孙丑》通过探讨“直”和“义”的关联,使“直”在“义”的规训下,内化为正直的德性;二是把“直”从以自然事实为基础的本性、材质中剥离,进而向“是非曲直”等外在规范的方向牵引,如《荀子》明确区分“性直”和“性不直”,并以“绳墨”定曲直,强化“直”是对礼法的遵守。先秦儒家对“直”的叙述方式、举例引喻,均渗透了儒家的观念取向,因此过于强调“直”作为道德范畴的普遍适用,则割裂了其作为道德观念所讲的历史语境,这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不相应。
推荐文章
论先秦儒家的革命观念
先秦
儒家
革命观念
论先秦儒家“修养”美育及当代实践美育的转型
审美人格
先秦儒家
当代实践
修养美育
论先秦儒家生命观
先秦儒家生命观
和谐
仁德修养
生命追求
生命原则
生命实践
先秦儒家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先秦儒家
有教无类
自身修养
大学生
德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先秦儒家“直”观念探析
来源期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直” “义” 儒家 “亲亲相隐” 观念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志强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
“义”
儒家
“亲亲相隐”
观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双月刊
2096-1723
10-1362/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