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揭示京郊荒滩地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以补播苜蓿(Medicago sativa L.)、补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为研究对象,自然撂荒地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2种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全磷含量最高;(2)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显著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补播无芒雀麦土壤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与最大持水量最高,补播苜蓿土壤饱和导水率最高;(3)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蓝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真菌与细菌的生物多样性降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真菌中的子囊菌门、细菌中的变形菌门、蓝细菌门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种植被恢复方式短期内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了固氮及降解有机质的微生物的数量及活性.
推荐文章
喀斯特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与植被、土壤的关系
固氮微生物群落
nifH基因
植被恢复
喀斯特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紫茎泽兰
土壤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
外来植物入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郊荒滩地短期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荒滩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348,3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4.2
字数 6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5.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微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16 220 9.0 14.0
2 赵春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7 62 3.0 7.0
3 李晓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4 9 1.0 3.0
4 王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3 0 0.0 0.0
5 史瑞双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3 9 1.0 3.0
6 薛瑞彬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9)
共引文献  (29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0(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2(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5(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6(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荒滩地
植被恢复
微生物
土壤理化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