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氧化亚铜在光伏及光催化等领域有潜在应用,掺氮能增加其空穴浓度从而提高电导率,但氮在氧化亚铜的状态仍未被深入研究.在溅射压强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逐步增加氮气流量,制备了一系列纯相的氮掺杂的氧化亚铜,并用X射线衍射、台阶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霍尔效应及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分析.霍尔效应测试结果表明,氮掺杂能使氧化亚铜薄膜空穴浓度提高1个数量级.禁带宽度随氮气流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氮在氧化亚铜中以[β-N(氮原子)、α-N2(分子态氮,-N=N-)及γ-N2(分子态氮,N≡N)3种形式存在,随着氮流量的增加,[3-N的结合能的峰强不断增强,而α-N2的结合能的峰强不断减弱.氮流量为2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时所得样品的电阻率最小.
推荐文章
Cl掺杂对氧化亚铜薄膜载流子浓度及寿命的影响
电化学掺杂
Cu2O薄膜
载流子浓度
光稳定性
载流子寿命
不同形貌纳米结构的氧化亚铜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阳极氧化
氧化亚铜薄膜电极
光电性能
氧化亚铜形貌及其颗粒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氧化亚铜
光催化剂
形貌
颗粒度
氮掺杂石墨烯负载八面体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 电催化性能
电化学
催化
纳米粒子
氮掺杂石墨烯
八面体氧化亚铜
葡萄糖
过氧化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流量对掺氮氧化亚铜薄膜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学 氧化亚铜 氮掺杂 磁控溅射 光电性能 薄膜性质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与应用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69|O47
字数 3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49.2019.055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聚态物理学
氧化亚铜
氮掺杂
磁控溅射
光电性能
薄膜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双月刊
1000-2618
44-1401/N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行政楼419室
46-20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