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单纯左心室起搏与双心室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单纯左心室起搏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的CRT适应证患者52例,男性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7±13.3)岁,患者成功植入CRT后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左心室起搏组(LVP组,26例)采用右心房左心室起搏模式,标准双心室起搏组(BVP组,26例)采用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模式,术后12周进行随访并程控,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2周6 min步行距离(6MW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2周NYHA分级、NT-proBNP、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左心室间隔部与侧壁基底段收缩期达峰时间差(TPSD)、二尖瓣反流面积(MRA)、主肺动脉射血前时间差(IVMD)较术前均有所降低(P均<0.05),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均有所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显示,LVP组术前术后LVEF、MRA、IVMD、TPSD的差值优于BVP组[(△9.2±5.5)%比(△5.6±3.7)%,P=0.021;(△-1.7±0.6)cm2比(△-0.8±+0.3)cm2,P=0.038;(△-15.3±8.5) ms比(△-10.2±8.1)ms,P=0.033;(△-19.2±4.5)ms比(△-9.6±3.7)ms,P=0.035];而NYHA分级、6MWD、NT-proBNP、LVEDD未见明显差别[△-1.44±0.30比△-1.39±0.34,P=0.062;(△188±41)m比(△190±35)m,P=0.051;(△-3011±803)pg/ml比(△-2889±745)pg/ml,P=0.066;(△-7.2±4.5)mm比(△-8.6±3.7)mm,P=0.064];LVP组有8例发生不良事件,BVP组有7例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纯左心室起搏通过程控优化能够实现心室收缩同步最大化,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单纯左心室起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RT治疗的一种策略选择有一定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综述
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综述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因素和对策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充血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纯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 心脏起搏器,人工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6-3076.2019.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春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187 755 13.0 19.0
2 袁义强 68 172 6.0 9.0
3 张莹 16 36 4.0 5.0
4 何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5 26 2.0 5.0
8 张杰 9 8 2.0 2.0
9 宋红星 4 5 2.0 2.0
10 郭赫立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327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治疗装置
心脏起搏器,人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季刊
2096-3076
10-1460/R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67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科研楼6层心衰病房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