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演变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塑造经历了初始塑造、联合经营主体塑造、集体集权与经营一体化主体塑造、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主体塑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塑造等阶段.历史证明,农地制度的良性变迁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党和国家主导与农民自主相统一,尊重农民意愿并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并保障农户土地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新时代的农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进一步发挥好农民的能动作用和创造作用;探索更为包容的农地制度,满足不同农民主体对农地权益的诉求;发挥好农户家庭经营主体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
推荐文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制度保障
农民
主体地位
制度保障
新农村建设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70年变迁:回顾与展望
城镇住房
制度变迁
住房制度改革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地制度变迁效应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土地产权
制度变迁
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70年:历程与特征
新中国
学校体育思想
历程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中国70年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农民主体地位
来源期刊 西部论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民主体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改革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重大专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F320
字数 10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131.2019.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刚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45 126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地制度
农民主体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改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论坛
双月刊
1674-8131
50-1200/C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78-11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