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实施连续护理模式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300例在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建卡产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前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分娩住院期间专人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及乳房按摩护理、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及相关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依从性及乳腺炎发生率.结果 通过从孕期、产时、产后进行乳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及乳房按摩护理、出院后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系统,产后7天的母乳喂养率从48.67%提高至80.67%,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个月从74.67%提高至92.00%,产后6个月从43.33%提高至78.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化以孕产妇和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连续性母乳喂养指导模式,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纠正落后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突出围产专科特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家庭访视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观察
家庭访视
母乳喂养
混合喂养
人工喂养
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干预研究
早产儿
母乳喂养
护理干预
聚焦解决模式在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聚焦解决模式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护理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施连续护理模式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连续护理模式 母乳喂养率 乳房护理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婷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幼计生科 19 85 5.0 8.0
2 张燕娜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幼计生科 4 19 2.0 4.0
3 丘青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幼计生科 5 43 3.0 5.0
4 余咏宜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妇幼计生科 8 3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19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续护理模式
母乳喂养率
乳房护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双月刊
1674-7763
11-5816/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9室
18-7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1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