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不同类型地热发电系统“获取、转化”环节的钻井、建设、运行、退役等不同过程对地热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贡献,建立了基于热力学优化模型的闪蒸/双工质地热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针对西藏羊八井、广东丰顺、华北油田及青海共和四种典型地热热储,调研了我国地热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清单,分析地热发电站六个不同过程对地热电站酸化潜值、全球变暖潜值和富营养化潜值三个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发现钻井完井过程分别平均占到地热电站酸化潜值、全球变暖潜值和富营养化潜值的46.28%、45.90%和27.52%,地下系统和地上系统的环境影响贡献相当;地热梯度与地热电站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呈现负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卫生陶瓷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卫生陶瓷
生命周期
影响评价
环境污染
地热工程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热工程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效益
水处理集成微藻生物柴油生命周期系统环境影响评价
微藻生物柴油
生命周期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废水培养
水处理过程替代效应
水葫芦能源利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水葫芦
厌氧发酵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全生命周期地热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热发电 全生命周期 环境评价 闪蒸系统 双工质系统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4-5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X8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38/j.issn.1671-8097.11803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热发电
全生命周期
环境评价
闪蒸系统
双工质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1-8097
21-1472/T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26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