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气冷阴极和熔盐综合测定仪等装置研究了流水线镁电解过程中杂质Fe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Fe离子易造成电流损失和镁损失.影响杂质Fe净化的因素有电流密度、电解槽电压、电极材质、反应时间、电解质温度和电解质扰动.杂质Fe的净化率随着槽电压的升高(低于MgCl2分解电压)、电流密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杂质在石墨电极的净化率优于碳钢电极;在电解质温度为725℃±5℃时,杂质Fe的净化率最佳.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在槽内安装石墨直流电极,控制石墨电极电压在6~8V等可提高电解槽的净化率.开展工业试验后电解质中的杂质Fe由0.0289%降至0.0091%,净化效果明显提升.
推荐文章
周期精确的流水线仿真模型
流水线
周期精确
仿真
MIPS的流水线技术和基于流水线的乘法器设计
乘法器
Booth算法
流水线
电路设计
流水线综合调度算法
高层次综合
流水线
拉格朗日松弛
粒子群优化
解决CPU流水线冲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MIPS CPU
流水线
数据冲突
数据旁路
分支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流水线镁电解过程中杂质Fe控制技术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水线镁电解 净化率 杂质 精炼槽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F8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9.1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福兴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30 3.0 5.0
2 马尚润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17 2.0 4.0
3 李开华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3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水线镁电解
净化率
杂质
精炼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