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昼夜节律钟基因的发现开创了生物钟研究的新时代.通过对果蝇昼夜节律钟分子机制的研究首次提出了TTFL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模式生物尤其是小鼠的研究使该模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对模式生物表型和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及对模式生物基因克隆的研究,不仅揭示出生物钟演化的过程,而且也展示了科学家对之认识深化的历程.
推荐文章
玉米昼夜节律钟基因CCA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光周期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玉米CCA1
肾脏局部生物钟系统与水盐排泄昼夜节律的时相关系
肾脏
昼夜节律
钟基因
钟控基因
水盐排泄
昼夜节律钟基因与肿瘤
昼夜节律钟基因
细胞周期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昼夜节律钟基因及TTFL模型的发现历程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果蝇 昼夜节律 生物钟 TTFL 发现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学史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
字数 5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19.03.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果蝇
昼夜节律
生物钟
TTFL
发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