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京我们》是我观看的第三部高艳津子的作品,前两部是《24节气·花间十二声》和《水·问》.《24节气·花间十二声》看了两遍,其中一遍是受国家艺术基金委托,对“基金”资助项目的验收.应该说,在观看《24节气·花间十二声》时,我联想到刘春为津子(人们总习惯这样称呼高艳津子)《三更雨·愿》写的舞评,对津子的创作追求有了“心仪”之感.但鉴于我对中华文化传统认知的谙熟和对“独立编舞者”们解读的陌生,我总在将津子的做法与那些从传统舞蹈文化中走出的“独立编舞者”——比如赵小刚、赵梁、王亚彬悄悄进行比较,由此而认为津子的解读是“道”之层面上的追求,她的作品作为“载道”之“器”似乎还不能“如鱼得水”那般自在.后来去看津子的《水·问》,才感到是作为津子作品解读者的我们不能“如鱼得水”——如果我们从未去想过“水”之“上善”,我们又如何能感悟“上善若水”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倾听和关注身边每一位播种梦想的人——沉浸式舞蹈剧场《北京·我们》观后
来源期刊 舞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舞蹈
双月刊
0512-4204
11-1546/J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沙滩一号院32号楼B1626《舞蹈》杂志社
2-35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7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