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明确广西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的种群构成及毒素化学型,为玉米穗腐病的综合防治、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重要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从广西玉米主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本,经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共获得1 38个镰孢菌分离物,分别来自21个县(区).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镰孢菌种的鉴定,构建TEF-1α系统发育树,利用产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毒素化学型检测.[结果]在1 38个镰孢菌分离物中,鉴定出10种镰孢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九州镰孢(F.kyushuense)、南方镰孢(F.meridionale)、甘蔗镰孢(F.sacchari)、藤仓镰孢(F.fujikuroi)、亚洲镰孢(F.asiaticum)、轮纹镰孢(.concentricum)、变红镰孢(F.incarnatum)和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分离频率依次为50.72%、12.32%、10.87%、8.70%、6.52%、3.62%、3.62%、1.45%、1.45%和0.72%.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由南方镰孢、亚洲镰孢和禾谷镰孢3个独立种组成.拟轮枝镰孢为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孢复合种、层出镰孢和九州镰孢为次优势致病菌,而甘蔗镰孢和轮纹镰孢则是国内首次报道为玉米穗腐病致病菌.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甘蔗镰孢和藤仓镰孢检测到伏马毒素关键合成基因FUM1的菌株数分别为67、1 3、5、3,具有潜在的产伏马毒素能力,轮纹镰孢则未检测到FUM1.供试禾谷镰孢复合种、九州镰孢和变红镰孢菌株的毒素化学型有4种:NIV、15-ADON、NIV+15-ADON和DON+15-ADON.8个九州镰孢菌株、2个亚洲镰孢菌株、2个南方镰孢菌株和1个变红镰孢菌株携带NIV毒素化学型;2个南方镰孢菌株携带15-ADON毒素化学型;8个南方镰孢菌株、2个九州镰孢菌株、1个亚洲镰孢菌株和1个变红镰孢菌株携带NIV+15-ADON毒素化学型;只有1个禾谷镰孢菌株携带DON+15-ADON毒素化学型.未检测到3-ADON毒素化学型菌株.[结论]拟轮枝镰孢为广西玉米穗腐病优势致病菌,禾谷镰孢复合种、层出镰孢和九州镰孢为次优势致病菌.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甘蔗镰孢、藤仓镰孢均检测到FUM1,广西禾谷镰孢复合种的主要毒素化学型为NIV和15-ADON,变红镰孢和部分九州镰孢的主要毒素化学型为NIV.广西玉米穗腐病镰孢菌种群构成与我国温带玉米相关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为镰孢菌种群适应广西热带和亚热带高温、高湿的玉米生长环境并因此导致毒素化学型的不同.
推荐文章
山西省玉米穗腐病病原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玉米穗腐病
病原菌
分离纯化
形态学鉴定
致病性测定
苜蓿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致病性和毒素化学型测定
苜蓿根腐病
镰孢菌
致病性
毒素化学型
粗毒素
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相互关系的研究
玉米
镰孢菌
穗腐病
茎腐病
侵染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群构成与毒素化学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镰孢菌 分离频率 毒素化学型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95-190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85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石初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 17 2.0 2.0
2 杜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 17 2.0 2.0
3 唐照磊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 6 1.0 2.0
4 上官玲玲 1 5 1.0 1.0
5 李华娇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9)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1(4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2(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穗腐病
镰孢菌
分离频率
毒素化学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