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媒体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影响着人们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渠道。文章以河北雄安古乐的传承和保护为例,深入分析了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意义以及依托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制作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媒体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和意义——以河北雄安古乐为例
来源期刊 大观(论坛)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雄安古乐 传承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0
页数 2页 分类号 J60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梦婕 6 0 0.0 0.0
2 朱鹏 15 4 1.0 1.0
3 闫肃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雄安古乐
传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观(论坛)
月刊
2095-8250
41-1431/J
大16开
河南省开封市北土街9号
36-74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