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现了化合物9-噻吨酮及其衍生物在水中有明显的聚集诱导发光(AIE)特性,并对其AIE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水中能够引起聚集诱导发光,而在不良溶剂正己烷中没有发现聚集发光现象.通过溶剂化效应,排除了由于溶剂的极性不同而导致的发光强度不同.结合理论计算以及单晶结构确定分子为平面构型.推测可能是由于分子内的硫原子或羰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或其他作用力,破坏了分子在聚集状态下的π-π堆积,使分子由聚集导致淬灭(ACQ)化合物转为AIE化合物.
推荐文章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四苯乙烯酰胺衍生物
聚集诱导发光
液晶性
自组装
多芳基吡咯衍生物的发光性质及其应用
聚集诱导发光
多苯基吡咯衍生物
化学传感器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乙烯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DNT的检测
硝基芳烃
聚集诱导发光
三苯胺
荧光猝灭
基于芴衍生物的D-A化合物及其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芴酮
9 -二氰基亚甲基芴
电子受体
D -A 共聚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9-噻吨酮及其衍生物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AIE 噻吨酮衍生物 π-π堆积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6-9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2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2/j.cnki.hxsj.20190069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欣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3 2 1.0 1.0
2 霍延平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34 113 6.0 9.0
3 籍少敏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9 11 2.0 3.0
4 董玉叶 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 0 0.0 0.0
8 贺佳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1 0 0.0 0.0
9 梁辉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1 0 0.0 0.0
10 潘成强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IE
噻吨酮衍生物
π-π堆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