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对川西坳陷中段雷口坡组烃源岩评价基础上,结合雷口坡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了该区不同构造带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气源及差异.烃源岩分析表明:该区雷口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型,R.大于2%,但有机质丰度偏低,w(TOC)平均值普遍低于0.3%,普遍未达到有效烃源岩,能为雷口坡组提供的气源非常有限.天然气组分分析显示:新场构造带雷口坡组天然气更富烃类组分,不含或含微量H2S,而龙门山前构造带雷口坡组天然气更富非烃组分,天然气中H2S体积分数为3.50%~9.97%,平均值为4.91%,属高含H2S气藏.受雷口坡组烃源岩生烃有限与雷口坡组多套膏盐层封堵的影响,新场构造带雷口坡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上覆须家河组烃源岩.龙门山前构造带雷口坡组气藏得益于沟通下伏海相层系的断裂与下伏发育的多套优质烃源岩,下伏海相层系为该区雷口坡组气藏提供了主要的气源.两构造带气源的差异导致了天然气组分特征的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川西坳陷马鞍塘组-须二段天然气成矿系统烃源岩评价
四川
西
源岩评价
石油
天然气
圈闭
川西坳陷中段陆相天然气源岩追踪
四川盆地
西
坳陷
天然气
碳同位素
侏罗系
上三叠统
源岩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烃源岩
排烃门限
生烃潜力
排烃史
古地温特征
排烃高峰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侏罗系烃源岩生烃史研究
四川盆地
西
生烃史
盆地模拟
晚三叠世
侏罗纪
生气量
古构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坳陷中段雷口坡组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西坳陷 雷口坡组烃源岩 雷四段气藏 龙门山前构造带 气源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7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18.13|TE122
字数 70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09/j.cnki.dzkq.2019.03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树林 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8 362 7.0 18.0
2 朱童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7 41 3.0 6.0
3 王鹏 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3 25 3.0 4.0
4 陈刚 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 4 2.0 2.0
5 徐邱康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1 0 0.0 0.0
6 范厚江 宜宾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7)
共引文献  (752)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8(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3(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西坳陷
雷口坡组烃源岩
雷四段气藏
龙门山前构造带
气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