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本课题组前期克隆的AY358935基因对水疱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构建完整的pcDNA3.1-AY358935质粒及pcDNA3.1空载体分别稳定转染HEK293细胞,并以VSV感染已转染上述基因或空白的HEK293细胞,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1.蚀斑分析法检测以上3组细胞上清液中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滴度,感染VSV 24 h后用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各组细胞死亡率;对稳定转染目的基因的细胞提取总RNA,进行全基因组cDNA芯片分析.结果 ①病毒滴度:感染VSV 12 h后,pcDNA3.1-AY358935组细胞上清病毒滴度较pcDNA3.1组和空白组低.18h时3组病毒滴度分别为(7.16±2.33)×105 PFU/mL、(6.25±2.05)×106 PFU/mL、(7.75±2.54)×106 PFU/mL,pcDNA3.1-AY358935组细胞上清病毒滴度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接近10倍(P<0.01);②细胞死亡率:病毒感染24 h后,pcDNA3.1-AY358935组、pcDNA3.1组和空白组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5.00±6.68)%、(78.33±15.03)%和(83.34±14.98)%,pcDNA3.1-AY358935组的细胞死亡率较其余两组降低(P<0.01);③基因芯片分析结果:与pcDNA3.1空载体组比较,稳定转染pcDNA3.1-AY358935的细胞有30个基因表达上调在3倍以上,其中,干扰素激活基因、干扰素效应基因、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所占比例分别为27%、17%、20%.结论 AY358935基因具有抗VSV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干扰素相关的天然免疫应答.
推荐文章
新基因AY3589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AY358935
生物信息学
分泌蛋白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水泡性口炎病毒
中西药结合防治牦牛水疱性口炎
中西药防治
牦牛
水疱性口炎
水疱性口炎病毒研究概述
水疱性口炎病毒
病原学
临床症状
致病与免疫
活载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Y358935基因抗水疱口炎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关键词 AY358935基因 VSV 干扰素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0-5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绍权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7 36 4.0 5.0
2 吕盼盼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5 11 2.0 3.0
3 黎光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4 柯见龙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5 朱茜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6 王翠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7 王金阳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8 申显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Y358935基因
VSV
干扰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