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管接头进行局部焊后热处理时,一般通过限定焊缝局部温度梯度来控制热应力,这会导致过大的加热范围.通过对管接头局部加热时的轴向热应力产生机理和分布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第二加热带的反向弯矩来缓解热应力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表明:为了取得显著的应力缓解效果,环向管焊缝与第二加热带边缘的最佳距离为1.5√Rt;喷嘴接头第二加热带边缘与焊缝的轴向距离和环向距离分别为1.5√Rt和3.8√Rt.另外,为了避免产生新的应力集中,环向加热带边缘与几何不连续位置的距离应当大于2.5√Rt.
推荐文章
焊后热处理对水下摩擦叠焊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
水下摩擦叠焊
DH36钢
显微组织
焊后热处理
国外干线管道焊接接头的加热和热处理
干线油气管道
焊接接头
焊接技术标准
联合式电加热
中高频感应加热
车载感应设备
ASME MC级部件焊后热处理
ASME
钢制安全壳
焊后热处理
模拟焊后热处理
钢制压力容器焊后热处理
压力容器
热处理
温度梯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管接头局部焊后热处理的加热带布置方案优化分析
来源期刊 压力容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应力 管接头 局部焊后热处理 加热带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安全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49|TG156|O343.6
字数 38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37.2019.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峰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42 182 8.0 12.0
2 周韶泽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26 110 6.0 9.0
3 聂春戈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27 114 6.0 9.0
4 刘燕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应力
管接头
局部焊后热处理
加热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力容器
月刊
1001-4837
34-1058/TH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26-1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