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首先选取50名受试者分别完成3种不同类型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而后采用主观评价、行为学分析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实验前后的疲劳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脑力认知任务后,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增加,复杂运算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显著增加,转换实验任务的错误率显著增加,Fz、Cz和Pz电极位置P300的幅度均显著降低,说明受试者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紧急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进而验证3种类型的脑力劳动任务均不同程度地诱发了中枢疲劳程度的增加.为充分利用多导脑电信息,提出了运用线性描述符参数对实验任务前后大脑总体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完成任务后中央和顶叶脑区能量增加,而前额、中央和顶叶脑区场强变化率下降.线性描述符参数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描述多导脑电信号随中枢疲劳深度变化所形成的大脑整体活动状态变化的物理特性,从而更好地揭示中枢疲劳作用机制,为中枢疲劳的多通道脑电分析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
推荐文章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信号的多通道线性描述符特征研究
血管性痴呆
脑电
多通道线性描述符
芳烃分子描述符的修正和沸点预测建模
分子描述符
芳烃
沸点预测
构效关系
神经网络
利用密度描述符对应的视觉跟踪算法
目标跟踪
密度描述符
稀疏描述符
PSI/SI中描述符的用法浅析
传输流
电子节目指南
节目特定信息
业务信息
包标识符
描述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任务中枢疲劳脑电的线性描述符参数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电 线性描述符 中枢疲劳 多任务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电子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5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9.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饶妮妮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4 440 12.0 18.0
2 张崇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7 2.0 2.0
4 于晓琳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4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电
线性描述符
中枢疲劳
多任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