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地面自动站、秒级探空和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 6年12月成都的3次辐射平流雾过程进行生消机理分析.结果 表明:①高空500 hPa受西北气流控制,700 hPa干层和1.5 km下弱风速的维持,利于近地面快速辐射冷却形成逆温层,为雾的形成提供了热力条件.②垂直方向上无运动或微弱运动,为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贴地层弱西南暖湿气流(≤4 m/s)携带的水汽在成都地区辐合,为强浓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③贴地逆温层和逆露点温度层(高度低于逆温层高度)同时存在,对雾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④午后,双逆温层的维持,近地面风速接近静风,是辐射平流雾维持的重要原因.⑤西南暖湿气流消失或水汽辐合移出本地之后,近地面逆温层消失或雾顶上部干空气的卷入,是导致辐射平流雾最终消散的原因.
推荐文章
昌北机场的平流雾分析
平流雾
特征
分析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I)——生消物理过程分析
辐射平流雾
宏观物理特征
暖湿平流
景德镇市雾日生消特征分析
大雾消散
气候特点
统计分析
桃仙机场辐射平流雾分析
短期预报方法
辐射平流雾
成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多种资料对成都辐射平流雾生消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气象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辐射平流雾 逆露点层 双逆温层 贴地层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天气气候与数值预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457.7
字数 60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17/j.1671-6345.201706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柏 33 492 15.0 22.0
2 唐钱奎 8 44 4.0 6.0
3 朱心悦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2)
共引文献  (15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辐射平流雾
逆露点层
双逆温层
贴地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科技
双月刊
1671-6345
11-2374/P
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85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