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回顾了基于倾斜波前技术并利用飞秒激光抽运铌酸锂晶体产生高能强场太赫兹辐射脉冲源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系统地介绍了倾斜波前装置中各组成部分对太赫兹辐射脉冲的能量转化效率以及发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这种技术产生mJ量级的超强太赫兹源的可能途径,展示了强太赫兹源的潜在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基于真空电子学方法的太赫兹源
太赫兹源
真空电子学
微加工技术
慢波结构
FEL 太赫兹源电子束参数优化设计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波
波导约束光腔
电子束
基于电光采样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相干检测研究
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
相干检测
电光采样
电光晶体
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太赫兹
特性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倾斜波前技术的高能强场太赫兹辐射脉冲源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太赫兹技术 强太赫兹辐射脉冲源 铌酸锂 倾斜波前技术 飞秒激光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97
页数 19页 分类号 O4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CJL201946.061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同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9 87 6.0 9.0
2 阮存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4 227 10.0 14.0
3 王天泽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1 1.0 1.0
4 王暄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 1 1.0 1.0
5 吴晓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0 0.0 0.0
6 郭丰玮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7 马景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 1 1.0 1.0
8 欧阳琛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9 张保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10 李尚卿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11 孔德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12 柴姝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13 苗俊刚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0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4)
  • 参考文献(1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6)
  • 参考文献(1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赫兹技术
强太赫兹辐射脉冲源
铌酸锂
倾斜波前技术
飞秒激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