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针灸治疗、主动和被动运动,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治疗,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量表(FMA)、巴氏指数(B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MA评分、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推荐文章
高能量激光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
肩痛
高能量激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上肢功能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中枢性面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
来源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红外频谱 肩痛 康复治疗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2-6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5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88/j.1671-8852.2019.01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艳荣 武汉大学医院康复科 6 19 2.0 4.0
2 廖维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 70 981 19.0 29.0
3 欧建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 3 5 2.0 2.0
7 陈芳婷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 4 4 2.0 2.0
8 李晨曦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康复科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红外频谱
肩痛
康复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8852
42-1677/R
大16开
武汉大学出版社大楼前楼6楼东侧
38-40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425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