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合时宜'者的辉光1923年,归国后的瞿秋白婉言谢绝了胡适介绍他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做学问的好意,选择赴国共合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等职,同时负责党的宣传与理论工作,任《新青年》主编等。由此,瞿秋白脱离了研究文学、当个教员的人生初设,踏上了职业革命家这条异常险峻的人生道路。同年夏秋之交,瞿秋白抽空再次到济南探望父亲。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父亲的画与儿子的路——瞿世玮和瞿秋白父子的初心故事(下)
来源期刊 世纪风采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瞿秋白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I25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瞿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纪风采
月刊
1005-6599
32-1408/D
16开
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22幢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