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胃癌BGC-823细胞株中的侧群(SP)细胞进行分选,并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株传代培养至呈对数生长期后,取适量细胞悬液分为2组:对照组(加入SP抑制剂——终浓度为50μmol·L-维拉帕米,分离NSP细胞)和实验组(不加维拉帕米,分离SP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研究SP细胞的干细胞特征:用噻唑蓝(MTT)法比较2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2种细胞的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比较2种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从胃癌BGC-823细胞中分选得到约2% SP细胞.孵育后第4天,NSP细胞和SP细胞的增殖水平(光密度值)分别为0.62±0.42,0.93±0.17;第7天,这2种细胞的增殖水平(光密度值)分别为0.81±0.21,1.96±0.4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7,14,21 d孵育后,实验组中SP细胞比例分别降为(52.03±2.08)%,(3.07±0.88)%和(2.16±0.15)%;而对照组中SP细胞比例在21 d内基本维持在0.03%左右,表明SP细胞不断通过分裂进行自我更新和分化,而NSP细胞基本不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的能力.经2d孵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聚碳酸酯膜上每个视野中细胞数分别为(75.22±4.31),(22.15±1.77)个,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P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结论:在胃癌BGC-823细胞株中,存在一定比例的SP细胞.与NSP细胞比较,SP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胃癌BGC-823细胞株中分选所得的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推荐文章
全反式维甲酸与奥沙利铂在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中的协同作用
全反式维甲酸
奥沙利铂
胃癌BGC-823细胞
凋亡
Bcl-2
Survivin
MiR-106a作用于TIMP2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的腹腔种植转移
胃癌
BGC-823
微小RNA
基质金属蛋白酶
种植性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胃癌BGC-823细胞中侧群细胞的分选及其干细胞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BGC-823细胞株 侧群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3-8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7
字数 22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19.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慧英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3 112 7.0 10.0
5 刘越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7 1 1.0 1.0
6 耿嘉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BGC-823细胞株
侧群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半月刊
1001-6821
11-222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14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4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50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