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CTP)对后循环脑缺血及脑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184例怀疑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CTP检查,并在发病后24~72 h行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各项灌注参数改变特征将CTP中灌注缺损区分为Ⅰ组(脑循环储备力代偿期)、Ⅱ组(脑代谢储备力代偿期)、Ⅲ组(脑梗死超急性期).在各灌注缺损区及对侧镜像灌注正常区划定感兴趣区,记录感兴趣区内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最大峰值时间(TTP)的平均值,并将正常脑组织的各灌注参数纳入Ⅳ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区域各组的各项CTP参数测量的总体差异,通过两两比较以评估后循环各部位各项灌注参数在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以DWI为标准,计算CTP参数图以评价后循环各部位脑梗死超急性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精确度.结果 184例患者经CTP共检出脑缺血或脑梗死病灶271个,Ⅰ组107个、Ⅱ组75个、Ⅲ组89个.各组各部位的各项灌注参数间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部位rCBF值和MTT值在Ⅰ组和Ⅱ组间的变化均不显著,但是Ⅰ组和Ⅱ组的rCBF值下降和MTT值升高均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中各部位的rCBF值显著下降,与Ⅰ组、Ⅱ组和Ⅳ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的MTT值显著升高,除了在大脑后动脉P2段供血区与Ⅱ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部位Ⅲ组的MTT值与Ⅰ组、Ⅱ组和Ⅳ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脑、脑桥、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供血区的rCBV值在Ⅰ组、Ⅱ组和Ⅳ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的rCBV值显著下降,与Ⅰ组、Ⅱ组和Ⅳ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中的中脑和丘脑的rCBV值下降和TTP值升高均较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rCBV值和TTP值与Ⅲ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P评价后循环脑梗死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9.0%、99.7%和98.5%.结论 CTP参数图能够反映后循环脑缺血期及脑梗死超急性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CTP评价后循环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很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推荐文章
急性脑梗死的CT灌注成像
急性期
脑梗死
螺旋CT
CT灌注成像
常规CT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脑缺血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灌注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食蟹猴
超急性期脑梗死
CT灌注灌注成像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循环脑缺血及脑梗死超急性期的CT灌注成像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神经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卒中 后循环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脑血管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9-10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5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9.1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松 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影像科 62 360 11.0 16.0
2 杨天昊 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影像科 14 126 6.0 11.0
3 田超 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影像科 21 154 7.0 12.0
4 付乐君 天津市环湖医院医学影像科 3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卒中
后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神经科杂志
月刊
1006-7876
11-3694/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70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93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707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