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超声成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提出了一种信噪比后滤波与特征空间融合的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利用信号子空间划分将最小方差算法得到的权矢量投影到信号子空间中提高成像对比度,然后基于信号相干性设计滤波系数,并引入基于信噪比的噪声加权系数,最终得到融合信噪比后滤波与特征空间的最小方差算法.为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使用Field Ⅱ对点目标和吸声斑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并采用密歇根大学geabr_0实验数据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对比度和分辨率上均有所提高,明显优于传统延时叠加算法,最小方差算法和ESBMV_wiener算法,且对噪声具有较强鲁棒性.
推荐文章
用最小方差最优算法实现雷达-红外数据融合
双模制导
数据融合
滤波算法
最小方差
基于线性最小方差和递归最小二乘的融合算法
水下目标定位
分布式传感器网络
数据融合算法
节点可信度
两级自适应调整
融合空时符号相干和特征空间波束形成的超声成像
自适应波束形成
特征分解
特征空间
空时符号相干系数
超声成像
波束优化
融合特征空间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和广义相干系数的超声成像方法
医学超声成像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
特征空间
广义相干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信噪比后滤波与特征空间融合的最小方差超声成像算法
来源期刊 声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4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60 539 13.0 21.0
2 林楠 5 1 1.0 1.0
3 江金洋 1 0 0.0 0.0
4 李昉 1 0 0.0 0.0
5 岳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声学学报
双月刊
0371-0025
11-2065/O4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21号
2-181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