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收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中的“DLTB”层采用场模型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中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LCA”层,进行区域无缝覆盖,将这两类数据完整对应.对于无法一一对应的类别,采用“主要对应”进行对比.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别对应到国情普查中相同的类别时,类别面积不重复、不漏算.以全覆盖做全局对比,结合土地利用的其他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进行细类比对、专题比对.以指标体系中分类含义为基础,兼顾实际,建立两类数据对照关系.以土地利用大类为基础,对普查数据二、三级类重新归类,形成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有对照意义的“大类”.统计各类地物面积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统计,总结该地区两类数据存在的异同,并分析差异的原因,为两类数据的相互利用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
毛管含水量
土壤有机碳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和酶活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活性
相关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演化研究
黄河三角洲
新生湿地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演化
顺向演替
逆向演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融合分析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地区数据为例
来源期刊 山东国土资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地理国情普查 土地利用数据 分析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208
字数 4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128/j.issn.1672-6979.2019.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国华 13 49 5.0 6.0
10 祝明然 7 23 3.0 4.0
12 江娜 7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三角洲
地理国情普查
土地利用数据
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国土资源
月刊
1672-6979
37-1411/P
大16开
山东济南市历山路52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2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