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寻找具有比电容优于单一材料的复合电极材料.实验方案通过对聚吡咯/石墨烯与氢氧化镍进行不同比例的化学氧化原位聚合,从而得到三元电极复合材料,采用SEM(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XRD(X-射线衍射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最后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出PG∶Ni=8∶2既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比容量可达91%,能够满足能量储存装置的需要,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推荐文章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
氢氧化镍/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电极材料
化学沉淀
二硫化镍/氢氧化镍空心球的制备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二硫化镍
氢氧化镍
超级电容器
自牺牲模板
硫化
氧化镍空心球/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氧化镍
石墨烯
葡萄糖
电化学
柔性氢氧化镍/石墨烯膜的制备及超电容性能研究
柔性氢氧化镍/石墨烯
电化学电容器
电沉积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与氢氧化镍电极材料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电子器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极材料 电学性能 聚吡咯 石墨烯 氢氧化镍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固态电子器件及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3
字数 36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490.2019.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欣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8 662 14.0 19.0
2 钱炜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6 408 10.0 16.0
3 王震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 1 1.0 1.0
4 强云玥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极材料
电学性能
聚吡咯
石墨烯
氢氧化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器件
双月刊
1005-9490
32-1416/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27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