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评价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颌骨骨皮质厚度,为正畸临床种植体支抗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40岁)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年-2017年拍摄过CBCT的129例正畸患者,根据头影测量结果将其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每组43例.在每例患者的CBCT影像上选取4个位点(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第一二磨牙之间),分别测量上颌颊腭侧骨皮质以及下颌颊侧骨皮质厚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上颌,低角患者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区域的颊侧骨皮质厚度为(1.64±0.45)mm,显著高于均角患者的(1.39±0.24)mm和高角患者的(1.28±0.22)mm,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的区域,高角患者的骨皮质厚度(1.27±0.15)mm明显低于均角患者(1.45±0.22)mm和低角患者(1.54±0.31)mm,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以及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的骨皮质厚度具有类似的趋势.在下颌,牙槽骨颊侧骨皮质厚度与上颌牙槽骨结果趋势相同,均表现为高角患者骨皮质厚度最低,其次是均角患者,骨皮质厚度最高的低角患者.结论:高角患者具有更低的皮质骨骨密度,针对这类患者,临床医生应该选择一些额外增加支抗钉稳定性的措施.
推荐文章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锥形束CT测定
骨皮质密度
骨皮质厚度
垂直骨面型
骨性Ⅰ类
微螺钉种植体
锥形束CT
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颅面结构特征
颅底形态
牙合特征
下颌骨
颞下颌关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颌骨骨皮质厚度的锥形束CT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美容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高角 骨密度 骨皮质 锥形束CT 种植体支抗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颌面美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3.9
字数 289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元银 101 342 8.0 11.0
2 沈军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 15 43 4.0 5.0
6 徐建光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 5 14 2.0 3.0
10 张政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 1 0 0.0 0.0
11 刘亚军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直骨面型
高角
骨密度
骨皮质
锥形束CT
种植体支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容医学
月刊
1008-6455
61-1347/R
大16开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52-2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54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79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