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近纪是中生代末大灭绝事件之后的第一个纪,哺乳动物迅速辐射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统治者,亚洲被认为是众多类群的起源地.由于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古近系中绝大部分是陆相沉积,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建立一个年代地层框架是认识古近纪地质历史和生命演化历史及相互关系的基础.古近系在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中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以反映哺乳动物演化阶段的哺乳动物期为基础,中国的陆相古近系可以划分为11个阶:上湖阶、浓山阶和巴彦乌兰阶(古新统),岭茶阶、阿山头阶、伊尔丁曼哈阶、沙拉木伦阶、乌兰戈楚阶和白音阶(始新统)以及乌兰塔塔尔阶和塔奔布鲁克阶(渐新统).各阶具有明显的古生物学特征,特别是古哺乳动物学特征,为实际运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底界与统一致的各阶,其底界年龄值采用国际地质年表中相应的数据,即上湖阶、岭茶阶和乌兰塔塔尔阶的底界分别定为66.0、56.0和33.9Ma.对于其他各阶,利用现有的古地磁资料,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值.
推荐文章
沅江凹陷古近纪层序地层、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洞庭湖盆地
沅江凹陷
古近纪
层序
地层
沉积相
勘探区
中国古大陆形成及古生代演化特征
中国
古大陆
地块
古生代
盆地
演化特征
油气藏形成
勘探领域
明光盆地古近纪地层及时代依据
ESR测年
明光组
定远组
明光盆地
山西南部和豫北古近系地层特征对比
平陆盆地
垣曲盆地
济源盆地西
成矿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古近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古近纪 年代地层框架 对比 生物地层 磁性地层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专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314
页数 2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5)
共引文献  (201)
参考文献  (7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7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5(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6(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7(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1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古近纪
年代地层框架
对比
生物地层
磁性地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月刊
1674-7240
11-5842/P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107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