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切削深度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近视眼手术98例(191只眼),按照切削深度分为3组:第1组:小于50μm(31例61只眼);第2组:50~99μm(42例82只眼);第3组:大于等于100μm(25例48只眼).利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191只眼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分别比较每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第1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曲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 d角膜后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角膜后表面有前凸趋势,但其他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曲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角膜后表面有前凸趋势,但其他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曲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切削深度对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近视眼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影响不一.低等切削深度(小于50μm)术后角膜后表面未发生明显前凸.中等切削深度(50~99μm),角膜后表面前凸发生在术后极早期,术后1周角膜后表面曲率即逐渐回复到术前.高等切削深度(大于100μm)术后角膜后表面呈逐渐前凸趋势,术后3个月较明显,但变化幅度很小,总体趋于稳定.
推荐文章
波前像差引导对飞秒LASIK全眼及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飞秒LASIK
角膜
高阶像差
波前像差引导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感染性角膜炎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感染性角膜炎
手术后并发症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的临床观察
飞秒激光
角膜瓣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屈光不正
Pentacam在传统LASIK和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的对比研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Pentacam
角膜后表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切削深度对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曲率 切削深度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5-3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19.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敏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后表面曲率
切削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