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科学       
摘要:
为探讨小麦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其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小麦单作2个处理和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小麦、豌豆的播量比不同)在小麦的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茎粗、株高、节间长、黄绿叶分布、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表明,小麦豌豆套作比小麦单作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其中,对于株高和节间长,M1D3(小麦∶豌豆=25∶12)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在小麦茎粗方面,M1D2(小麦∶豌豆=25∶8)和M2D3(小麦∶豌豆=30∶12)处理效果较好;而在黄绿叶分布和叶绿素含量方面,M1D1(小麦∶豌豆=25∶4)和M2D1(小麦∶豌豆=30∶4)处理能使绿叶持续时间长并且增加叶绿素含量;M2D3在所有处理中能提高光合速率.
推荐文章
黑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蓝粒小麦
紫粒小麦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马铃薯/玉米套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马铃薯/玉米套作
单作
行数比
光合特性
产量
土地当量比
矮秆糯小麦农艺性状遗传研究
矮秆
糯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麦豆套作对小麦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套作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18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344.3|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19.02.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琦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43 354 9.0 17.0
2 王爱萍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34 277 7.0 15.0
3 杨绣娟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6 19 3.0 4.0
4 王颂宇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4 14 3.0 3.0
5 董泽鹏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6 10 2.0 3.0
6 薛世通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6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套作
农艺性状
光合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481
14-1113/S
大16开
196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9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7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