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改变预紧力将产品化轴承适应性地应用于不同类型载荷伺服机构,对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提高产品继承性有着极大助益.本文根据启动摩擦力矩和预紧力的关系,识别出轴端压紧力和过盈摩擦力是轴承装配过程预紧力控制的两项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具体数学关系.将轴承过盈配合简化为组合厚壁圆筒模型,得到了过盈摩擦力计算方程.进一步地,依据虎克定律和杨氏模量定义,推导了轴承压装过程中轴端压紧力与轴承预紧力的数学关系,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伺服机构装配过程轴承预紧力控制方法.最后,依托某工程型号伺服机构,进行了预紧力控制和轴承寿命实验研究.预紧力控制实验结果显示,所述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轴承预紧力的控制,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理论与实验误差分别为2.6%,20.3%;轴承寿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所述方法装配后的轴承寿命末期回转倾角误差为3.04″,摩擦力矩为25.8 mN·m,满足该工程型号空间伺服机构的使用需求.
推荐文章
宽幅织机多臂伺服机构控制系统
多臂伺服机构
综框
控制系统
基于伺服机构的动态测试系统
伺服机构
模拟器
动态测试
数字滤波
基于PXI总线的导弹伺服机构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
PXI总线
测试系统
伺服机构
预紧力对滚动轴承游隙的影响
滚动轴承
预紧力
游隙
影响
使用寿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空间伺服机构装配过程中轴承预紧力的控制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空间伺服机构 预紧力控制 产品化轴承 装配过程
年,卷(期) 2019,(11)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4-239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162|V19
字数 68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OPE.20192711.23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爱平 1 1 1.0 1.0
2 王浩淼 1 1 1.0 1.0
3 赵明宣 2 1 1.0 1.0
4 崔琦峰 3 1 1.0 1.0
5 杨金平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间伺服机构
预紧力控制
产品化轴承
装配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