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对随机分布的热钢化玻璃裂纹形态的表征方法进行研究,基于碎片面数、体积、球度参数的数据统计参数对裂纹形态分布特征进行控制,并采用Voronoi分布方法对裂纹形态进行表征.其次,引入组合有限离散元法来建立处于开裂后状态的夹层玻璃数值模型,并对开裂层碎片的Voronoi分布进行重构,结合试验结果研究热钢化玻璃碎片间嵌合作用及其关键参数对夹层玻璃后续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仅考虑碎片间的摩擦作用将显著低估夹层玻璃开裂后刚度,碎片间残余应变能和厚度方向上的不规则形态使碎片间相互作用仍然较强,宜用弱化的内聚模型来描述.通过内聚模型关键参数的迭代分析,建立了可较好预测夹层玻璃开裂后行为的组合有限离散元模型,并确定了关键参数对开裂后行为的作用规律.
推荐文章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及设备
钢化玻璃
生产工艺
生产方法
生产设备
飞机风挡无机玻璃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
压缩强度
单轴压缩
玻璃
失效模式
应变率效应
PBX断裂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固体力学
PBX
细观断裂
断裂力学
高聚物黏结炸药
皮肤组织的热力学行为表征:Ⅰ. 拉压行为
皮肤组织
热变性
热力学行为
拉伸行为
压缩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夹层热钢化玻璃裂纹形态表征及开裂后力学行为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钢化玻璃 裂纹形态 开裂后行为 Voronoi分布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无机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9-10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U3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9.08.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健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34 197 5.0 13.0
5 王星尔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5 10 2.0 3.0
9 王翰坤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钢化玻璃
裂纹形态
开裂后行为
Voronoi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