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41例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腕手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后观察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1例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重点训练双侧腕背伸肌群及双上肢其它各残存肌群肌力,同时,观察组通过配戴腕手夹板将腕手部固定至功能位;对照组则采用弹力绷带固定腕手部.分别于配戴腕手夹板、弹力绷带固定前和出院前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测评(FIM)作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41例患者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腕手部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后ADL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进食、洗澡及修饰项,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P<0.01).结论:通过配戴腕手夹板或弹力绷带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对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均有一定疗效,同时,腕手支具固定效果优于弹力绷带固定.
推荐文章
老年患者手部静脉输液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手部
静脉输液
固定
塑料输液瓶
夹板
膀胱电刺激对促进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作用的探讨
脊髓损伤
膀胱电刺激
膀胱功能重建
FOCUS-PDCA管理对颈脊髓损伤术后病人呼吸功能训练效果的影响
颈脊髓损伤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频率
肺部感染率
潮气量
满意度
FOCUS-PDCA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不同的腕手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对颈6A~B级脊髓损伤ADL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手部抓握功能重建 日常生活能力 不同固定方式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9-3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9|R681
字数 30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zgkf.2019.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俊 28 209 8.0 13.0
2 石芝喜 14 63 5.0 7.0
3 蔡朋 7 5 1.0 2.0
4 黄凯荣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部抓握功能重建
日常生活能力
不同固定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
月刊
1001-2001
42-1251/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8-13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7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