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退运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了基于半桥级联型拓扑的电池柔性成组储能系统架构,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控制策略.储能拓扑采用半桥级联的方式实现高压输出,模块间采用无主从独立控制,具有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等效开关频率高、控制简单等优点.根据储能系统需求,模块采用基于下垂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由上位机统一指令,各模块独立执行,解决了传统直接电流控制由于采样误差造成的系统难以正常工作的问题.该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搭建了三模块级联实验平台,验证了基于下垂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实现了功率控制及模块间均衡控制,所建储能系统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
推荐文章
风储联合系统的电池分组控制策略
风功率平滑
电池分组控制
充放电能量不平衡度
充放电深度
使用寿命
级联H桥中压储能系统离网控制策略
中压储能系统
离网控制
级联H桥变流器
基于模糊控制的蓄电池系统储能单元SOC均衡方法
蓄电池系统
储能单元
荷电状态
模糊控制
电压控制
仿真分析
基于微电网锂电池储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锂电池
储能系统
分布式发电
微电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半桥级联的电池柔性成组储能系统及控制策略
来源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半桥级联 柔性成组储能系统 下垂控制 均衡控制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系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4-962
页数 9页 分类号 TM46
字数 37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L802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童亦斌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105 1650 21.0 38.0
2 崔强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1 0 0.0 0.0
3 王庆军 3 10 1.0 3.0
4 王作兴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1 0 0.0 0.0
5 唐泉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桥级联
柔性成组储能系统
下垂控制
均衡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工技术学报
半月刊
1000-6753
11-2188/TM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6-11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30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955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