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火驱地下油墙形成及运动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火驱物理模型,开展了杜66块K039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含油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提出了油墙技术界限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油墙技术界限的上、下限分别为实验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值和实验用油的拐点温度;火线形成后,原油在高温作用下聚集形成高饱和度油墙;随着火线推进,油墙范围不断增大,模型内压力不断上升,当油墙接近生产井时油墙范围达到最大,模型内压力达到峰值,生产井进入稳产阶段;随着原油不断采出,模型压力下降,油墙范围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火线到达生产井.将室内油墙运移特征应用于杜66块观察井,分析表明,试验井组油墙已形成,且前锋已到达生产井,处于热效驱油稳产阶段.该研究明确了火驱过程中油墙的运移规律及增油机理,通过对油墙的动态跟踪判识,可判断出现场油墙的相对位置及生产阶段,对稠油火驱开发现场的综合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火驱油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稠油火驱
油墙
判定指标
渗流模型
单因素分析
主控因素
正交试验
莱州湾潮余流及粒子运移特征
莱州湾
二维数值模拟
潮流
余流
粒子运移
氡运移实验研究与氡团簇运移机理
氡运移
氡运移机理
团簇
γ能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火驱油墙技术界限判定及运移特征
来源期刊 特种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杜66块 火驱 油墙 技术界限 运移特征 增油机理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57.44
字数 37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9.04.0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杜66块
火驱
油墙
技术界限
运移特征
增油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油气藏
双月刊
1006-6535
21-1357/TE
大16开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17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222
论文1v1指导